欢迎您光临悠悠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一代才女蔡文姬,在动荡局势中是如何迎风而展的?

作者:悠悠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一代才女蔡文姬,在动荡局势中是如何迎风而展的?

  才华横溢的蔡文姬,原名蔡琰(yan),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蔡邕(yong)乃东汉名士,为人纲正不阿。在东汉朝廷为官时,得罪了专权的宦官,被发配到边塞。

  董卓控制东汉朝廷后,为了笼络人心,骗取虚名,将蔡邕招回,连升三级,在朝廷担任文官,实际上并没有进入董卓集团的核心。

  董卓蛮横霸道,随意废立汉帝,逼迫洛阳居民迁往新都长安,怨声载道。后来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除掉,蔡邕却被当做董卓同党抓了起来,不明不白的冤死狱中。这个时候蔡文姬因为父亲的事情牵罪,已经流离失所了。

  董卓死后,其西凉军部将作乱,杀了司徒王允,关中混战,趁火打劫的匈奴人也在长安烧杀抢掠,随难民一起流浪的蔡文姬和数千难民被掳至匈奴草原。躲在难民群里的蔡文姬,尽管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仍不能遮掩她卓然出群的气质。匈奴左贤王对她一见倾心,立即收为夫人。

  

一代才女蔡文姬,在动荡局势中是如何迎风而展的?

  在匈奴的时间里,蔡文姬还是尝到了幸福的味道。首先,左贤王对她是真心相待,只娶了她一位夫人,而并没有像其他匈奴王那样妻妾成群;其次,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先后生下二个儿子:阿迪拐和阿眉拐。以后继承王位的也会是两个儿子中的一个,母凭子贵,蔡文姬的生活前景也是很好的;第三,蔡文姬半生颠沛流离,有个稳定的家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她最希冀的,在乱世中能得成所愿,她应该是很满足的。

  但是生活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就在蔡文姬以为自己会幸福的和家人终老草原时,命运又再次逆转。

  

一代才女蔡文姬,在动荡局势中是如何迎风而展的?

  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当权的曹操派出使者周近携带黄金千两、玉璧一双来到南匈奴,向左贤王索要蔡文姬。曹操于微时,与文姬之父蔡邕是好友,两人经常畅谈天下,赋诗吟诵。现在曹操为任,他也想将友人蔡邕的作品和汉室皇宫内被乱军损坏的典籍整理出来,留下些功绩。于是就想到颇具才名的蔡文姬。要回蔡文姬,即可以显示其体恤老友后人的仁爱,也可以昭告天下他对人才的重视,这都是为他的统治考虑。

  而苦命的蔡文姬又被迫踏上了回中原的漫漫长路,去留两依依,面对幼子与故乡的两难选择,我们不难想像蔡文姬是何等的肝肠寸断!她心如刀搅,精神恍惚的在汉使的催促下一步一回头的登上了返回汉朝的车马。穿过历史的迷雾,仿佛都能看到这个美貌才女脸上的斑斑泪痕。

  回到汉朝的蔡文姬,立刻被曹操委以官职,并由曹操做主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而这时候三十五岁的蔡文姬,仿佛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文学创作和对父亲作品的整理当中。这个阶段,是蔡文姬创作的高峰时期,她写出了饱含血泪的《胡笳十八拍》。通过对她被掳、思乡、别子、归汉等一系列坎坷遭遇的倾诉,全景式再现了动荡年代一代才女的悲欢离合,每一拍都如泣如诉,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据说当时读到此文的无不落泪,曹操读的也是夜不能寐。“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往两情兮难具陈”可谓是字字血,声声泪!

  蔡文姬还完全凭记忆写出了其父创作的大部分文章,她的记忆力也是惊人的。蔡文姬,以其弱质身材,坚强的抵挡住命运的裹挟,在那样一个乱世取得了非凡的文学成就,确实当的起“汉朝第一才女”之名号!所以说她也是一个奇女子!

  

  我是有份历史,正努力让历史靠近现实。

  蔡文姬,东汉才女,自幼博学多闻,擅长音律,通晓诗赋,眼看是一部才女成长记,可在历史动荡中,活生生演变成了一部变形记。

  在那个动荡时代里,强者谱写规则,而蔡文姬教会了我弱者的生存法则。

  我们首先来看看蔡文姬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困境。

  

一代才女蔡文姬,在动荡局势中是如何迎风而展的?

  蔡文姬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同时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生在这样的家庭 ,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 既博学能文 ,又善长诗赋 ,兼长辩才与音律。如此好的家境理应与当时的名望贵族皆为亲家,事实上也是如此,蔡文姬的第一任夫君是世家大族河东卫氏的才子卫仲道。

  就这样,蔡文姬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从此步入正轨,没想到好景不长,出嫁不到一年,丈夫就去世,自己归宁娘家。

  回到娘家的蔡文姬,经历了父亲被处死狱中,而母亲也相继离世的悲惨命运,蔡文姬一人留守世间。

  北方战乱,蔡文姬被南匈奴掳走,被献给了左贤王,从此在异族异乡经历12年的痛苦生活。

  曹操统一北方后,打算将蔡文姬带回中原,面对儿子们的不舍,与归乡的期望心理,蔡文姬左右为难,心力交瘁。

  蔡文姬归乡后被曹操赐婚给董祀,这是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也是最后一次,结婚不久,董祀犯下死罪,蔡文姬再一次面临沦为寡妇的命运。

  看完了蔡文姬一生所面临的困境后,我们再来看看她又是如何来一一冲破困境,在动荡年代里迎风而展的。

  一个弱者的尊严不能受到侵犯,蔡文姬正是在那个强者为王的时代里守住了自己的尊严。

  弱者的尊严有那么重要吗?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人—班昭。班昭也是东汉才女,甚至被称为是中国古代第一才女。蔡文姬从小便视其为偶像,立志成为像其一样的大才女,所以蔡文姬自幼边受《女戒》的影响,非常重视自己的道德节操。

  守住道德操守就是守住弱者最后的尊严。

  何以见得?在曹操听说蔡文姬还能背诵400篇古著时,希望能派去文员帮忙手录,可蔡文姬却拒绝道:“男女有别,此举不妥”。于是自己亲自默写将其献给曹操。

  曹操之所以将蔡文姬带到中原,念及到老友是一方面,更大的目的是要彰显自己统治的威严,因此,蔡文姬更像是一个陪葬品,曹操也是将其当作自己是一名文豪的筹码。此时蔡文姬自己默写,也是守住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那有了道德操守,就能生存了吗?那可不一定,南匈奴可不跟你讲道理、讲操守,嫁过来就是奴隶。可蔡文姬也不是一个花瓶,她有才艺,适应能力也很强,她不仅有韧性,更有硬功夫。

  在南匈奴的12年里,生了2个儿子,学习了当地的乐器胡笳,还谱写了《胡笳十八拍》,要不是曹操将其带回中原,她也不用面临母子相别的哀痛。

  有了道德与才艺,蔡文姬总算在夹道中生存下来,可能最好让她最后安稳活下去的,正是她打破了这种格局。遵守《女戒》却三次出嫁,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俗比较开放,但像她这样的实属不多,最后披头散发,赤脚为董祀求情的画面也不符合她才女的形象。

  所以弱者的生存法则真的就是遵守道德,施展才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来人,蔡文姬只是在那个时代保留了自己能被利益交换的价值而已。

  

一代才女蔡文姬,在动荡局势中是如何迎风而展的?

  弱者永远是弱者?不一定,就像失败者只是暂时失去了胜利的筹码,并没有出局,弱者如果生存下来,抓住机遇,自然也能成为强者乃至胜利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的一生除青少年时期,即14岁以前尚得其父荫护,还算较为平静外,后续的一生都是不幸和凄凉的。先后三次婚姻,皆未得善终,中年35岁后在其父好友曹操的关怀下,虽得到了相对的安静,但命运的坎坷却始终未曾远离。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悠悠裙子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