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悠悠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中国军队穿了20年的军服,1965年,为何改成了军绿色?

作者:悠悠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中国军队穿了20年的军服,1965年,为何改成了军绿色?

  回答·阅读·

  答: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用刀枪定胜负,讲究盔甲防护性能好,衣甲鲜明、能震慑对方,则在颜色方便并没有太多考量。

  但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后,世界上的军装就大多数是绿色的了,包括草绿、深绿或黄中偏绿。

  

中国军队穿了20年的军服,1965年,为何改成了军绿色?

  其原因,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了,地表上覆盖的植物是绿色的,穿绿色军装,容易形成“保护色”。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侵略南非,骄横的英军穿着红色军装,鲜艳、醒目,结果被身穿绿色军装的布尔人在丛林里当成活靶子打,死伤了9万多人,最后不得不乖乖改换为绿色军装。

  当然,从这一战例也可以推知,在丛林中作战,军服首选绿色。但雪地作战,白色能与背景融为一体;在海上,蓝色最为协调;在沙漠,则黄褐色最便于隐蔽伪装。

  那么,我军军装早期为何不是绿色的呢?

  这就要从历史原因说起了。

  我们都知道,我军建军始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当时,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为了与军队区别开来,就在颈脖上加系了一条红领巾。

  另外,湘赣边区的秋收起义部队根本就没有统一的军装,穿的就是普通的工农服装,为此,战士们不得不佩戴上一红布袖章作为标识。

  随着队伍的壮大,我官兵穿的服装就更加混杂多样了,五花八门。

  直到1928年,红军才在江西宁冈挑寮村的一座破庙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所被装厂,红军才开始有自己的制式服装。

  而到了1929年3月,红四军在长汀长岭寨作战获胜,解放了闽西重镇长汀城和周围的农村,没收了十余家反动豪绅的财,筹得5万余元,又在南门街郑屋成立了红军临时被服厂(后来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被服厂),大批量制作军服。款式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中山装式,下有两个口袋)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进行缝制,然后在军衣的领子上缝上两块红布领章、八角帽前缝上五角星。

  毛主席说:“红军军服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

  陈毅则对军服的颜色做了说明:“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

  为什么染灰色而不是染绿色呢?

  当时没有染成绿色的条件。

  布料原本是白土布,想染绿色,找不到绿色的色料,只能用灰靛染色。

  有时连灰靛也没有,只好用茶籽壳、稻草灰等土办法来着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两党再度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和南方红军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服装与军队的服装相同,仅以左臂佩戴“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以示区别。

  大家也注意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服装颜色是灰蓝色和土黄色的。

  那么,问题来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服装既然与军队的服装相同——军队的军装为什么不是绿色的?难道他们也没有绿色的色料?

  实际上,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夏常服主要就以黄绿色为标准色的。

  1936年初,颁布了《陆军制服条例》,统一规定了军服、军帽等制服的样式。条例规定,中央军的制服以黄绿色为主。

  不过,抗战早期军队制服的颜色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比如中央军多在夏季穿黄色系制服,而冬季则改穿为灰蓝色制服。

  另外,蒋介石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军队的“大一统”,如阎锡山的晋绥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此外还有川军、滇军、粤军等等,都保留有极大的独立性。所以各部的军制、军装和装备并不统一,甚至,其中央军内部的军装的颜色也略有不同。

  八路军和新四军虽然被整编,但在蒋介石眼里,还是“敌人”,军装颜色当然就不是其中央军军装的绿色了。

  1941年“皖南事变”的爆发,就彻底暴露了蒋介石满满的敌意。

  这之后,对我军实行经济封锁,我数万部队官兵衣食处于极度匮乏之中。

  在此背景下,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全军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士们自己纺线、织布、染布、做军鞋。

  认真学习过吴伯萧《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的同学,应该对这一大生产运动印象深刻。

  解放战争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我军军服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军服的款式,但已陆续摘掉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臂章。

  到了1949年1月,我军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才统一把草绿色确定为军服的颜色,帽子改为有一个小帽檐的解放帽,左胸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服装样式和色彩。

  不过,建国的初期,军装有绿色采用硫化染料,洗晒后容易变色。为改变军服的颜色,1962年总后军需部进行研制,发现用“蒽草绿”染色,不仅颜色鲜艳,而且着色高,不容易褪色,于是,65式军服的草绿色被称为“国防绿”,在战场隐蔽性上大大超过了之前的军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了中国人民子弟兵以来,到1965年时,共经历了中国工农红军、国共合作抗日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概有四个不同的时期。

  期间,军队服装的演绎变化非常大,各个时期,不同区域的军队制服样式和颜色也不一样,但限于篇幅就不再详细介绍了,仅说明为什么会有65式军装的诞生。

  在65式军服正式装备军队时,我军正式制服是55式军服,迄今为止,依然有人对55式军服赞赏有加,因为1955年注定在我军历史上会描上重彩浓墨的一笔。

  9月27日,我军历史上首次给全体官兵授予了军衔,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帅军衔,授予粟裕等10人大将军衔,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授予徐立清等175人中将军衔,授予解方等802人少将军衔。

  从那天开始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以军衔,因此55式军服是佩戴有军衔标识的,从肩章的形式不同,军帽的不同,衣料的不同,能够明显区分着装者的军衔。

  军衔等级低者,见到军衔高的,都要主动敬礼,军衔等级高的,遇到有人向自己敬礼,也要行回敬军礼。

  1959年,林帅接任彭帅国防部长职务,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64年开始,在军队中抓政治思想工作,重点突出政治,上对军队军衔时也颇有意见,感到军队中等级森严。

  当时,军中除了少数资历较深的大校能升少将,少将升中将,中将升上将,上将升大将,大将升元帅,事实上从1955年授衔起,都已经停止了,都在原地踏步走,因此衔职低的,对军衔的意见较大,有许多抵触情绪。

  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作为学习苏军的军衔制度、勋章制度、奖惩制度等,也被一些同志提出来预以取消,当时军内弥漫着左倾倾向,认为军衔制度是修正主义的东西,取消军衔制、改革军服已是势在必行。

  1964年,在军委某次会议上,揣摩上意图的贺帅首先提出要拿掉肩上的条条杠杠,至于军服类型恢复红军军服的样子为好,上欣然同意,认为肩不能挑,扛着个牌牌,怎么和群众同甘苦、同劳动?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决定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至此,55式军服成为历史,65式军服登上舞台。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司令员,到军委委员、军委副主席、军委主席,不论军中等级、职务大小不同,但军服都一模一样,都是草绿色军装,上面两只小口袋,下面两只大口袋。而战士的军服区别于军官,只是比军官少了两只大口袋,仅从衣服领子区分男女。

  65式军服,以草绿色的陆军军服为代表,军服的外观非常有特色,绿色军帽上由一颗红五星,军装上有左右两块红色领章点缀 ,所以被民间称为“三片红”绿军装。

  65式军装,是特定时代强调官兵一致的产物,军装设计简洁明了,没有花花绿绿的颜色或符号点缀,显得非常大方得体,穿着洗涤也很方便,所以深受具有光荣传统的我军官兵欢迎,体现了中国军队官兵平等,官兵一致的精神,在特定时期,是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突出政治的年代。

  但65式军服,毕竟和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精神不相吻合,80年代开始,中国军队又开始恢复实施军衔制度,所以65军服也于1984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07式常服)

  65式军服(包括同系列的71,74,78式),是一代人的回忆,是我军历史上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军服,也可以说是一代经典,但更是一大败笔,一种退步。

  

  其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时的军装颜色最好看,既庄重又大方,没有65式的颜色那么扎眼。改成了军绿色的原因,很可能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

  我们知道原来的军装是黄绿色的,在我国的黄土地上穿着非常适应;可黄色染料里面含碱量较大,这对布料的腐蚀的也厉害,所以颜色退的也快;因此,穿不足一年军装就变的发白、容破易烂。

  在当时的条件下,解放军的军装既是平时穿的制服,也是作训服,没能力添加供给;如果把军装不作成黄色的倒是个很经济的办法。

  这样,全绿的军装就应运而生了。

  改成军绿当然是技术突破了,时代发展了。绿军装适合绝大多数地形的隐蔽需求,其所用染料也是那个年代最好的。

  其实我军的制服自从走向标准化道路,就一直都在尝试“绿化”,只是早期没条件,技术也不达标,要么用土黄布代替了,要么穿的是褪色军装,让人觉得不“绿”。

  问题所谓的“20年”,大部分时期根本是杂七杂八的非成套体系,算不得数。

  早期革命战争期间,我军制服极为混乱,根本没有统一的条件,几乎什么颜色都有,一批布做一批衣服,大体上符合缝纫标准就行,甚至解放东北的部队还穿戴过日本的制服,被老百姓误认为鬼子。

  1949年1月,解放军开始统一制服,当时已经定出了中山装样式,解放帽(来自朝鲜劳动帽),草绿色主色调的标准,不过这款军装很短暂,建国后迅速被50式取代。

  50式是建国以后的第一套军服,志愿军在朝鲜穿着的就是这种,配有套头式军服,大檐帽、冬棉帽、皮帽,以及区分三军军种的颜色分类,女性还设立了布拉吉式裙装。

  当时的主色调是土黄色加黄橄榄色,算是把解放战争时期杂乱的颜色给概念上统一了。

  不过受当时国力影响,许多批次的军服在印染标准、质量上不能做到完全统一(硫化棕染色,这本身就是苏式技术和标准),有些还采用了原库存布料,因此许多50式颜色并不一致,草绿、土黄、浅土黄都有。

  1951年时经总参命令,再次修改了部分样式,颜色也不再土黄,而是改成了解放战争时的49年式制服颜色,草绿色。

  这种“草绿”、“土黄”是不得已的现象,尽管军工部门后来为解决55式军服的易掉色问题,配置出了新型染料,用“蒽草绿”和“士林橄榄”两个染料替代,但都未彻底解决染色问题。

  (许多老军人喜欢一概称旧军服是“黄军装”,估计都是这会儿弄的)

  军官服前后材质也不一样,之前使用的橄榄色的斜纹棉布,后改为平纹棉布,再后来军官改为粗呢,师级以上干部用马尔登尼,比如《老炮》中老炮穿的那身就是这种材质,当年这玩意儿极为嘚瑟。

  50式总体上来说完成了初步标准化,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军服也一直在小改。比如朝鲜战争时就给50式增加了马裤式的裤装,还在裤脚附带了代替绑腿的纽扣、裤扎,衣袖口由散袖口改成紧袖口(51年又改回散袖口),颜色改回草绿色。

  55式军服时,颜色又发生了一点细微变化,变成了棕绿色等色系,几乎就是贴着苏军学,这种色调在当年的东欧、德国随处可找。

  这种黄军装在90年代时还能偶尔见到一些老干部做便装穿着,乡下也能找到农民穿着,现在见不到了。我家倒是有,不知道扔哪儿了没扒拉出来。

  后来1965-1985年间装备的“国防绿”,将之前官、兵服装完全统一,从将军到士兵,完全是一种料子一种颜色,肩章也给取消了,以示官兵平等。

  毛主席曾经就此表过态:“我赞成走回头路,恢复老红军的样子,只要一颗红星,两面红旗,其他的统统不要了。过去搞的什么将、校、尉那一套,我是不感兴趣的。”

  军衔、标识取消了,军服被简化到极点,但颜色当然不可能再改回红军那时的模样,因此,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军服色系,再对比颜色适用性后,便有了65式的新“草绿”。

  

中国军队穿了20年的军服,1965年,为何改成了军绿色?

  当然,还有个先决条件——国家科技的进步,让真正染色牢固的绿军装终于出现了。

  因为军服的染色不牢靠问题,1961年总后勤部对计委提出了《关于军用染料的研究与生产问题》的报告,直指军服染色问题,希望国家加大投入,进行阴丹士林级染料的科研,决绝军服颜色不牢、不鲜的问题。

  相关的问题在1965年前基本得到解决,因此65式军服便不出意外的“绿了”。

  (注:阴丹士林是早期还原染料,耐光牢度>6级的染料被称为阴丹士林级,有蒽醌吖嗪等)

  65式军服出现在前夕,没多久就迅速的在社会上普及,成为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服装,有套的确良的绿军装,比今天的娃儿们踩个AJ鞋还横。

  这种军装的料子也在变,先是棉布,因为容易起皱,又换成了的确良和涤卡。但无论怎么换,65式军服在当年都是以不掉色闻名的好衣服。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都知道,什么叫“自助染色”,什么叫“下场雨五颜六色”。

  再者,当时很多外军的军服颜色早就是深一些的绿色了,比如美军在越南战争时的军服,就是一种绿军装。

  颜色牢固鲜亮,适合大部分战场环境,日常穿着精神抖擞,又能官兵一致,简朴节约,还能与苏修划清界限,种种因素造就了65式。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悠悠裙子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