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忌用谐音不吉或寓意不佳的水果

  • 梨、草莓:因“梨”与“离”谐音,象征分离;“草莓”的“莓”与“霉”谐音,被视为不吉利。
  • 李子:道教中因太上老君姓李需避讳,佛教中释迦(荔枝)因名称与佛祖相关也需谨慎。
  • 石榴、番茄:传统认为其种子生长环境不洁(如污水道或动物排泄物传播),且“多籽”可能被解读为“多心”或“不专一”。
  • 2. 忌用成串或空心水果

  • 葡萄、荔枝、龙眼等成串水果:象征“厄运连串”或“跟随逝者”,破坏祭祀的庄重性。
  • 莲雾、香瓜等空心水果:寓意“无心祭拜”,被认为缺乏诚意。
  • 3. 忌用气味浓烈或破损水果

  • 榴莲、甘蔗:因气味浓烈或外形不佳,被认为影响祭祀氛围。
  • 腐烂、虫蛀的水果:需保持供品新鲜完整,破损水果象征不敬。
  • 贡品摆放的时间与注意事项

    上供水果三大禁忌 贡品一般摆几天

    1. 摆放天数

  • 常规建议:水果一般摆放 3天左右,具体根据水果种类调整。例如苹果、柑橘等耐放水果可放3-7天,香蕉、葡萄等易腐水果需1-2天内更换。
  • 特殊场合:如道教大型法会或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可能延长至5-9天,但需定期检查新鲜度。
  • 2. 更换原则

  • 若水果出现变色、干瘪或异味,需立即更换,避免供奉变质供品。
  • 素斋类供品(如糕点)建议24小时内撤换,坚果类可放置1-3个月。
  • 3. 撤供后的处理

  • 撤下的供品可自行食用或分赠他人,但避免浪费。部分传统认为供品沾染“神气”,食用可沾福。
  • 其他注意事项

  • 数量与盘数:水果数量以单数为吉(如3、5、7个),盘数可选1、3、5盘,象征圆满。
  • 摆放方式:水果需清洗干净,整齐摆放于盘或竹篮中,避免直接使用塑料袋。
  • 以上内容综合传统习俗与现代观点,具体可根据家庭信仰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核心在于诚心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