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悠悠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为什么有人说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

作者:悠悠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为什么有人说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

  

为什么有人说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

  的确,溺死的人多数男人背面,女人仰面,这是男女身体特点决定的。

  先看人溺死后为啥先下沉又漂浮。

  水的比重是1,人的比重男约1.052,女人约1.049,也就是说人比水的比重稍大一点。加上人体內大量进水,比重增大了,造成了人体比重大于水比重的悬殊,所以刚溺死的人体会沉在水里的。但是人死后,体内的微生物会分解尸体组织,产生气体,使尸体澎涨,当澎涨至尸体比重小于水时,就会浮起来了。

  浮上水面的尸体为什么男的面朝下,女的面朝上?

  这是男女的体型特征决是的,女人的骨盆比男人宽大,所以在性第二特征上表现为,男子臀小肩宽,女子臀大肩削。再加上臀部肥大,也就是俗说的膑大,臀肥腚大分量就重,所以溺死的女人在上浮重就面朝上了。反之,男子呢,腚轻肩宽,后轻前重,所以在上浮中就变成了背朝上面朝下的姿势。

  为什么有人说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

  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溺水死亡的人,男的背朝上,女的仰天朝上,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说法,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有朋友搬出了《周易》的说法:“男为阳,女为阴。男子背面为阳,前面为阴,女子则相反,前面为阳,背面为阴。阳则有向上的性质,而阴具有向下的性质”!听上去就在扯淡,就像古希腊时代水、火、土、气的“四元素说”,还死守不改?

  这个男朝上,女朝下的说法,最靠谱的说法是来自南宋著名的法医学家宋慈,在其法医学著作《洗冤录》的《卷之三·二十一章·溺死》中有记载:“若生前溺水尸首,男仆卧、女仰卧。头面仰,两手两脚俱向前。口合,眼开闭不定,两手拳握,腹肚胀,拍作响,落水则手开、眼微开、肚皮微胀;投水则手握......”!

  记载非常详尽,还有溺水和抛尸如何鉴别等详细说明,这是宋慈经过观察以及结合四次出任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四处刑事长官的大量实际经验中得出的结论,这应该是中国古代最科学的法医类著作,尽管和现代法医学相比谬误甚多,但仍不失为一部古代法医学经典之作!

  《洗冤录》中的判断有科学依据吗?

  人体密度和水非常接近,根据2006年全国男性25-29岁上臂皮脂厚度监测值为10.8,肩胛皮脂监测15.8;女性25-29岁上臂皮脂厚度监测值为17.5,肩胛皮脂监测17.5。那么可得人体密度计算

  男性=1.0913-0.0016*(10.8+15.8)=1.0487*10**3kg/(m**3)

  女性=1.0897-0.00133*(17.5+17.5)=1.0431*10**3kg/(m**3)

  男性和女性差不多,只比水大大约4%,因此正常情况下人只要稍稍踩踩水就会浮起来,但不会游泳的人往往适得其反!溺水大量吞入水后是会慢慢沉底的,但时间一长,体内的的微生物腐败,会产生气体胀气,密度渐渐小于水,那么又会重新浮起来!

  男性和女性生理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男性和女性肌肉和骨骼性质上微有差异,但女性胸腹部脂肪偏多,男性则背部肌肉宽大,有比较多的容纳气体的空间,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女性胸腹部积累的气体比较多,此处会上仰而浮起,男性则背部浮起!现代法医学也认为,男女骨盆差异导致人体重心的轻微差别,男性重心偏向腹部,女性重心则偏向背部,所以男仆女仰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看起来这宋代的《洗冤录》还是有些科学道理的嘛!

  尽管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情况确实很有道理,但溺亡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挣扎之后身体状态与重心的改变,吞水量的差异以及人体胖瘦程度差异等等,实际情况和理论状况相差是比较大的。

  广州市公安局的751具浮尸俯仰姿势观察分析

  关于浮尸姿态,那么来自公安局的数据肯定是最具说服力的,那么这个数据如何呢?

  751具浮尸俯仰姿势观察分析

  数据有点让各位大跌眼镜,因为差异可不是一般的大,如下:

  数据表明男性大致符合男性仰卧的比例,但女性数据基本和男性一致,两者仅仅只有1%的差异,两者出奇的一致,因此前文的理论科学分析就不对了!

  这些因素主要和落水者都会经历的剧烈挣扎所引起,这个阶段内还会因为后期的痉挛造成中心前移,很少会有经历这个过程重心却反向移动,另一个则是大量吞水造成的改变!

  因此光有理论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观察相结合!

  溺亡也有多种,有自然溺亡也有人为,只能说自然溺亡的人或许是男性面朝下、女性面朝上,但是也有很多的偶然性,而且刚溺亡的甚至在水下沉着,没有所谓的面朝哪。

  人体内有坚硬的骨骼和牙齿组织,它们的密度是明显大于水的,也有肺部这样的组织,因为肺泡和气管支气管可以储存一定的空气,肺组织的密度肯定是小于水的;人大多数的身体组织都是细胞构成,因为含水量在60%左右,加上糖分、脂肪等,密度可能稍大于水如肌肉组织,也可能稍小于水如脂肪组织。所以整体上人体的密度基本上接近淡水,淡水的平均密度稍大于纯净水的1000kg/t,和海水相当,人在水中死亡首先是要沉到水底的,尤其是不会游泳的人。

  溺水发生时,由于人在水中挣扎,不懂得换气的方式,也不知道正确的肢体发力方式,所以会吞下很多水,胃里灌满水,肺也因为呼吸而灌满水,这就导致人的密度整体上提升,所以人刚溺亡是会沉到水底的,尤其是那些身上携带着重物的各种各样的溺亡者。溺亡后,没有了免疫系统的作用,体内的微生物活动使人体组织分界,会产生气体,灌入人体原有的空腔中,使人体膨胀,最终密度又小于水,因此会漂起来,极端的时候人体膨胀到原有体积的两倍左右,但是质量却没有明显的增长,自然会漂浮起来。

  男性和女性由于激素的差异天然地存在生理差异,男性相对而言肌肉的纬度和量更大,体质含量(正常状态下)只有155-18%,骨骼更坚韧,而女性体脂含量更高,在20%~25%,肌肉量更少,骨架子更小,因此男性的体重会更大一些,平均密度也高一些,溺亡后也相对更迅速地沉入水底。可接下来就不一样了,虽然都会经历分解充气再次浮起来,女性因为本身提前就有几处脂肪含量高的组织,这些组织本身就密度更小,受到更大的浮力,加上肚腹等处聚集的气体,使得身前这一面受到的浮力更大,或许在遗骸漂浮上来的时候自然地翻过身来,也就是面朝上。

  男性则不大相同,男性在雄激素的作用下肌肉量更大,密度也更大,上身整体上呈现倒三角,肩背部的肌肉等因素使得男性的重心相对更集中于身体的上部和前部。而且男性的背部显得更宽大,皮下膨胀后背部承受更强的浮力。因此,从底部浮起后,身体的重心将向前移动,而背部自然朝上。这种男性面朝下女性面朝上的溺亡姿态都是比较常见的,但其实人不就这两面吗?基本上不是背朝上就是背朝下,只有少数因为天然的障碍物阻挡或者被卡住了背部的朝向会发生变化。

  但是人体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瘦骨骼占比更大,有的人更胖脂肪组织大量地集中在肚腹处,这就使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发生了变化,原本有的是胸背部因为体积更大受到的浮力更大,却变成胸腹部受到的浮力更大,加上分解时肚腹中充入气体,导致溺亡上浮到水面后姿态的不同。且溺亡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有的是因为陷入泥沼或者流动的沙坑,遗骸被直接覆盖了,这样的遗骸可能就没有机会上浮到水面,就保持着溺亡时的姿态一直被压在水底无法翻身,有时候需要很多人慢慢地排查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找到遗骸。

  而且也有的溺亡时人为因素导致,比如在身上绑上重物或者捆绑成一个特殊的姿势,都可能影响人体受到的浮力,造成上浮起来后姿态的不同。男面朝下女面朝上只能说在自然的溺亡上浮中较为常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形,还是那句话人不就前后两面吗,溺亡后的姿态本身就比较有限,要么背朝上要么胸腹朝上或者身体侧面朝上,而且不同年龄和营养状态下人的脂肪分布不同、骨量不同,有很多影响因素。

  为什么有人说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其实在生活实践中的确如此。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种角度来予以解释:

  第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周易》认为,男为阳,女为阴。男子背面为阳,前面为阴,女子则相反,前面为阳,背面为阴。阳具有向上的性质,而阴具有向下的性质。所以溺水死亡的人,男的面朝下,女的面向上。

  第二,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当物体在水平面处于漂浮状态时,物体的重量等于物体的浮力。换言之重量越大,浮力越大。一块木头漂浮在水中,重量轻的一头总是容易浮出水面而重量大的一头则是沉入水中就是因为轻的一头所需要的浮力小。

  就人体来说因男女两性身体结构特征的不同,男人与女人相比较男人胸部肌肉较为发达结实所以重量较大,而女人臀部肌肉较为发达结实所以重量较大。因此,溺水死亡的男子面部向下,而女子则面部向上。

  这个问题带有偶然性又专业性,题主说的不一定科学。

  男女溺水死亡时,男面朝下女面朝上,据了解,也不尽然。以图为证:

  上下两图都是溺水死亡女子,看画面衣着打扮你能说女子死亡时是仰面朝上的吗?再说了,不管是会游泳的不会游泳的;跳水寻死的还是失足落水的,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使然:体质的原因或气侯变化、水的温度、着衣的厚薄等等,都可能影响人在水中挣扎的程度,从而导致死亡时的体位。

  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坐轮船到南京,站在甲板上扶着栏杆眺望江面的景色,突然发现江面漂着一具穿红衣服的溺水肥胖女尸,吓一跳仔细看,印象是身体脸面朝上的,头发随江水在脸侧面晃动,因轮船开得快,被江水浪冲走远离不见了。

  查了下资料,据《洗冤录》记载“生前溺水尸首,男俯女仰”“口鼻内有水沫及有小淡色血污”。现代法医指出,男性骨盆的结构和肌肉组织在身体中的分布不同有关,男性盆骨较小,耻骨弓呈V型,臀部肌肉不发达,而胸廓较宽,胸肌较发达,就使得身体的重心偏于身体的前方;女性骨盆较大耻骨弓呈U型,臀部较发达,其身体的重心偏于后方,身系重物者除外。鉴于以上,你的问题可印证如此。

  但也不全然都是这样,据亲眼目睹水上打捞救援队员提供消息称,正好相反,溺水男女面身朝下朝上都是客观原因,有所不同的:

  以上是我个人之言,不喜勿喷;另外图片取之于网络,不适之处,勿看。

  我小时候一到夏天就喜欢去水库游泳,可有次游到一半突然发现一具浮尸,而且还是面朝上,我吓得到现在都没下水游过,每次提到这事,我就有些恐惧。

  后来我妈就去找村里的长者请教,总之后来我们家来过很多人,至于这些人来我家干嘛,就不方便明说了,只知道那具女尸是隔壁村的,被赌徒老公谋害后丢到了水库……

  言归正传,如果年纪稍大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男俯女仰”的观点,据说这种观点起源于我国古代文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于溺亡之人的朝向,古文化跟现代科学的观点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那么又是谁对谁错?

  “男为阳,女为阴。男子背面为阳,前面为阴,女子则相反,前面为阳,背面为阴。”

  以上这段话出自《周易》,再加以结合书中阴阳五行论的观点,得出男性溺亡,则背朝上(俯),是为阳,女性溺亡,则背朝下(仰),是为阴。

  除了《周易》之外,我国南宋著名法医宋慈也对溺亡之人的朝向问题做过总结,下面是他在《洗冤录:卷之三·二十一章·溺死》中的原文:

  “溺水尸首,男仆卧、女仰卧”

  宋慈的结论跟《周易》中的一模一样,都是“男俯女仰”的观点,再结合宋慈多年的法医经历,这个观点的分量不低。

  先说观点,如今很多人还是赞同“男俯女仰”的观点,因为这要牵扯到男女人之间的盆骨差异。

  女性因为有产道,所以盆骨天生就比男性更宽,而男性盆骨较为狭窄,但肩膀等骨骼却比女性要宽上一些。

  所以女性的重心比男性要低3公分左右(平均),如果再考虑到女性盆骨周围区域的脂肪,当某位女性溺亡后,体内的胀气就会让她的腹部开始隆起,但尸体内部气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尸体就会付出水面,所以女性是面部朝上,男性则截然相反。

  这种观点跟《周易》、宋慈的观点相同,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严格意义上来讲,人体密度略微低于水,所以人体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是可以在漏出口鼻的情况下浮在水面的,但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很少有人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能做到如此的淡定。

  所以不会游泳的人一旦落水,就会极度紧张,并且手脚无规律的剧烈挣扎,这样会破坏人体在水中的浮力平衡,如果再喝入几口水,人体的浮力就更微弱了。

  因此,即便理论上人类可以漂浮在水面,但实际上不会游泳的人意外溺亡的概率极高。

  此时,我们再回到落水的那一阶段,就是溺亡前手脚剧烈挣扎的时刻。

  我们都知道,人一旦进行大幅度动作,就必然会带动整个身躯,比如你在跑步时,理论上只要动脚,但实际上还会牵扯躯干、手臂等等,牵扯到很多关节。

  所以落水的人在濒死之际,必然是全身都在挣扎,而连接人体各部位的关节组织,例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等,这些关节弯曲的方向,基本都是朝着人体腹部这个方向,所以溺水的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基本上四肢都是跟腹部同一方向。

  所以绝大部分溺亡者的尸体,都是面部朝下,不然你可以假想一下,如果面部朝上,剧烈挣扎的四肢也会露出水面,这场景,恐怕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而且人体的形态正常状况下是呈“弓”形的,这也是溺亡者背部朝上,面部朝下的一大因素,除非人站的笔笔直直,或者溺水后的尸体发生了痉挛,不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溺亡者的面部都是朝下的,这个观点不分男女。

  这种观点也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大量现实数据作为支撑的,在2022年,一篇标题为《751具浮尸俯仰姿势观察分析》论文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刊登。

  里面详细的将751具浮尸的仰卧、俯卧情况给罗列了出来(下图):

  从以上数据可以明确看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同样也不管是什么年龄段,溺亡者面部朝下的姿势占比高达79%左右。

  所以性别不是浮尸面部朝向的影响因素,《周易》跟宋慈的观点也都是错误的。

  那么可能有人又要问了:“你怎么知道尸体重新浮出水面后,还是那一面朝向呢?”

  当人体不幸溺水遇难后,尸体会在短暂漂浮在水面,这是因为人体的肺部存在气体,不过在人体停止呼吸后,水会进入人体肺部,自然浮力也就消失了。

  如果此时,尸体的面部是朝下的,那么在沉降过程中,尸体的姿势并不会发生诸如翻滚之类的改变,除非遇到极大的暗流。

  当尸体死亡的那一刻起,内部的细菌、微生物就开始疯狂分解人体的软组织、肠道、肌肉等一切可分解物质,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比如氨、氢、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等。

  这些气体在尸体内部越积越多,直到超过一定标准,尸体就会重新浮出水面,一般来讲,细菌微生物产生足够多气体的时间大概在几天左右,但往往考虑到现实因素比较复杂,所以按“月”来衡量的也有。

  然而,不管是几天还是几个月,尸体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僵硬,所以当尸体因为气体重新浮出水面时,他的四肢依旧会保持着刚刚死亡的那种模样。

  也就是说,溺亡者刚去世时,面部朝什么方向,第二次浮出水面时,依旧还是那个方向,按照理论来讲,尸体浮出水面的次数应该很多,因为气体会及时排出,接着水再次进入尸体内部,导致尸体再次下沉,直到细菌微生物分解时产生的气体不足以让尸体达到上浮的程度。

  根据2004年卫生部的数据来看,我国每年都有超57000人意外溺水身亡,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很忙,就送孩子去学习游泳,毕竟这项技能,一辈子都能用得着。

  最后啰嗦一句,很多地方都有对浮尸面部朝向有些不科学的解释,但这些看似怪力乱神的背后,完全可以用科学来解释,所以相信科学。

  如有纰漏,望海涵。

  大体来说女性脂肪比例比男性高,而女性脂肪分布主要在胸部,腹部,臀部。尤其是腹部,在尸体产生气体后会比较集中在腹部,脂肪比重比较小,所以大概率上脂肪比较多的面朝上,反正背朝上,或腹背朝上概率差不多。男性一样有肥胖的,一样会出现腹部朝上,同样消瘦的女性一样会出现腹部朝下。只不过通常情况下,女性脂肪在体重占比大于男性罢了。

  其实水为上下为阴,中间为阳,男为阳,女为阴,同性互相排斥,异性相互吸引,我认为就这么简单,大道至简。

  这事是真的,老辈人都知道,我也见过,那是在接近四十年前左右吧,见一女性死于机井内,面朝上,又见一女性死于水库,都是面朝上,(本人从小胆子特大,不是吹的,半夜一个人睡过坟地,外号刘大胆,生日不怕)听师傅跟老人说与人的生理骨骼有关系,死者大多都是因为感情问题而走上了绝路,(水库和机井附近就有一家也是本市唯一一家精神病医院,俗称神经病医院或七医)??

  这种说法不对,忽视了概率问题,无论是男是女,溺亡之后尸体面朝下(俯卧)的概率更大。

  此说法最早出自南宋著名的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其中《卷之三·二十一章·溺死》中记载:若生前溺水尸首,男仆卧,女仰卧。

  在现代《法医病理学》中也有相关解释:

  这里的说法用了两个“多”字,“多”也就是概率较大的意思,但这也只是基于男女身体构造差异所得出的理论,具体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实际情况分析。

  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的李旭、林斌等人对2003-2022年间的700具浮尸的俯仰姿态和性别进行分析。结果整理如下。

  由此可见,无论是男是女,还是不分性别,浮尸俯卧和仰卧的概率都是相差无几的,也就说明,浮尸的姿态与性别无关。

  我们还可以来看看其他相关的研究。

  2002-2004年间236具浮尸的性别、姿态分析。

  所以,浮尸的姿态与性别无关,无论是男是女,俯卧的概率更大些。

  那为何连某些权威书籍都认为“男子浮尸多俯卧,女子浮尸多仰卧”呢?因为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人体解剖学,而忽视了实际情况,比如死后身体重心的改变、吸入溺液等情况导致人体比重分布变化等。说白了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异。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悠悠裙子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