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悠悠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为什么二战的时候,士兵不在胸前后背弄一个类似防弹衣的钢甲?

作者:悠悠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没用。

  解放军的56式冲锋枪用的是威力小得多的 自动步枪子弹,仍然可以轻松击穿几毫米的钢板。

  而二战的步枪,威力和射程均比56式冲锋枪要厉害得多。

  你使用胸甲,太笨重的比如三四十公斤的,不能随便穿着行军,等于是废物。

  轻一些的,防弹能力弱,子弹一打就对穿,还是没用。

  其实早在拿破仑时代,面对当年早起的燧发火枪、火绳枪之类,法国的胸甲骑兵已经不能招架。

  当年威力弱得多的步枪弹,也是可以击穿胸甲的。

  随后拿破仑时代的胸甲骑兵的胸甲,多是威慑作用。

  稍后各国就全部淘汰。

  二三百年的火枪,生切可以轻松对付胸甲,何谈二战时期。

  其实二战期间,各国都研制了大量的防弹衣,一些防弹衣还装备到部队。

  但机动作战的步兵们认为,穿着防弹衣其实只能对抗炮弹破片,防弹能力非常差。

  近距离被步枪子弹击中,防弹衣基本无作用,肯定死翘翘。

  同时,穿了防弹衣以后,反而因为负重较大,导致战斗力锐减甚至行动缓慢,更容易被敌人杀死。

  不过,一些不需要移动的士兵,比如轰炸机的机组成员,还是会大量配备防弹衣的。

  但他们也不是用来防弹,而是对付炮弹破片。

  事实上是有的,但是实战证明,防护有一定效果,但是弊端太严重。

  19世纪末,差不多就出现防弹衣了,而一战二战期间,很多国家的军队,都有防弹衣的装备,只不过,当时的防弹衣,根本就不入流。技术受限、材质低廉、效果一般,而且,影响太大。

  钢板切型

  一战二战期间的防弹衣,与其说是防弹衣,不如说是重型盔甲。相比较现代的防弹衣,当时的防弹衣就是钢板按照人体形状切型,套在身上的。苏军德军都有装备。这种防弹衣其实就是一整块,效果呢,可以说是有,一定程度上可以挡住弹头或者弹片之类的杀伤物体,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但是这种防弹衣的弊端也是很大,套在上面了,能保护一部分,但是,行动非常不便,你想一下,一块钢板,前后都裹住,怎么跑?怎么卧倒?怎么蹲下?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没等蹲下,被人一枪打中了,后果很严重。具体这个东西有多影响行动,可以去网上买个星际战士的盔甲试试,我以前玩过,很难受,而当时的防弹衣,其实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

  而且,这种防弹衣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给军队大量配发,顶多是执行某种任务时,弄来一个。在当时,钢铁都拿去做坦克了,那就更别说去做这种并不实用而且还有弊端的防弹衣了。做这种防弹衣,其实是很不划算的一种生产,浪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不好用。

  而且,当时那个盔甲并不能完全防弹,300米的距离内KAR98K一枪就可以直接打穿了,想挡住,还是要加厚。再加厚,重量上就很难承受了。不光KAR98K,其他栓动步枪都可以轻松击穿这个护甲。而真正能阻挡到的,其实也只有手枪或者冲锋枪了,手枪弹的动能要远小于步枪弹,尤其是全威力弹。

  苏军进攻维也纳的时候曾经大量使用防弹衣,巷战中有一定效果,MP40在一百米左右的位置对这种防弹衣就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了。

  有啊,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为士兵们研制了一种钢板制成的防弹衣。这就是“钢胸甲”(俄语Стальнойнагрудник)。

  穿着SN-42“钢胸甲”的苏联士兵

  实际上,用钢板制成的防弹护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出现。例如德国为步兵研制的步兵装甲、英国为轰炸机飞行员配备的“轰炸机盾牌”、法国研制的腹部护甲(与钢盔同一时期研制)、美国研制的布鲁斯特身体盾等等。以上提到的这些钢板制成的防弹护具,都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重量方面、造价方面。

  穿着SN-42“钢胸甲”的苏联士兵,可以看到胸甲表面有子弹留下的痕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美国、苏联和日本都为飞行员或者士兵研制过防弹护具。下面就主要说说苏联为士兵研制的“钢胸甲”。

  苏联从20世纪30年代末期,就开始为士兵研制防弹护具。他们几种原型,分别为SN-38、SN-39、SN-40、SN-40A、SN-42和SN-46,后面的数字,代表着研发年份。

  两种“钢胸甲”,左面为SN-42,右面为SN-38

  这几种原型,都通过了测试,但是只有SN-42型被投入生产。SN-42由两块轧制钢板组成,可保护士兵的胸口和腹部。钢板厚2毫米,重量为3.5公斤。这种护甲,可以抵御9×19毫米子弹(MP40冲锋枪)在100-150米距离上的攻击,或者是弹开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这个几率比较小)。按照现代防弹衣标准来定的话,苏联的这款“钢胸甲”算的上是一款二级防弹衣。

  由于SN-42重达3.5公斤,这使得普通步兵无法使用它。所以这种护甲,一般是提供给突击工程师(SHISBr)或者坦克装甲部队(Tankodesantniki)中的士兵所使用。

  1942年,SN-42装备苏联军队。后来波兰军队(截止1944年10月,共有1000件)和德国军队(装备党卫军或者是突击小队),都曾装备过SN-42“钢胸甲”。

  身穿“钢胸甲”的苏军士兵被德军俘虏

  在实战中,士兵们对于“钢胸甲”的评价是,这款防弹护具,在近距离作战中表现良好。但是,在需要匍匐前进的地方,它就成了一个负担。

  我们知道,古代士兵作战时,厚重的盔甲有时能挡住敌人致命的攻击,让本来必死的士兵成功保住性命。千百年来,盔甲一直都是以降低冲击和伤害,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为目的的,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曾经厚重的盔甲也变成了小巧轻便的防弹衣。

  那么,在近代世界大战时期,士兵们为什么不选择穿着轻便型盔甲上战场呢?

  (研制防弹衣旧照)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防弹衣是二战之后才发明的。但实际上,早在1901年的威廉·麦肯雷总统被暗杀事件发生后,西方国家就开始加紧了对防弹衣的研制。

  在一战当中,防弹衣就曾经被军队所使用。但是由于当时的防弹衣都是由天然纤维再加上厚重的钢板制成,不仅成本造价昂贵,而且纤维在战壕中很容易变质,比较影响效果,因此使用得并不普遍。

  到了二战时,苏联人通过总结一战的经验,终于研制出了一款轻便型的盔甲,用于保护士兵受到破片、子弹的伤害。

  这款防具叫做SN防弹胸甲,包括了SN-38、SN-40、SN-42等各种型号,这其中SN代表了钢金属材料,而其后的数字则代表了年份。在众多款式中,只有SN-42投入了生产,并分发到了苏联红军的手里。

  SN-42防弹胸甲,主要包含两块锻压钢板,用以保护士兵躯干的正面。钢板厚度仅仅2毫米,重约3.5公斤,在穿着时需用牛皮带进行固定。

  由于其奇怪的造型,以及使用的材料都像极了古代士兵的盔甲,很多士兵并不把SN-42防弹胸甲认为是防弹衣,反而称呼其为“钢盔甲”。

  (SN防弹胸甲)

  别看这款防弹胸甲厚度低,但其防弹效果还是很不错。苏联士兵通过实战,测试过这款防弹胸甲的防护能力。当敌人手拿德国MP-40冲锋枪,在100-125米的距离进行射击时,9毫米的子弹是没有办法打穿这块胸甲的。

  不少人对这样的防护数据嗤之以鼻,认为这种程度的防护非常鸡肋。但当士兵在战场上时,这样的一款防护工具,却很有可能救下士兵的一条命。

  由于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大量使用了MP-40冲锋枪,因此这款胸甲被大量配发到了苏联士兵的手里。在斯大林格勒激烈的城市巷战中,这款胸甲起到了很好的防护效果,对苏联最终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那么,既然这款SN-42这么好用,为什么在其他战场上很少有苏联军队使用呢?

  事实上,这款防护胸甲也曾在其他战场上投入使用,但一般是装备在了坦克装甲部队或者工程兵的身上。

  (二战苏联红军旧照)

  虽然这款胸甲在近距离的巷战中,面对冲锋枪能起到防护作用,但当遇到步枪或者狙击枪的攻击时,SN-42却表现出了无能为力。

  除了防护作用以外,普通士兵假如穿着SN-42逃跑或者追击敌人,也会受到不小的限制。3.5公斤的重量听起来没什么,但假如负重时间一长,士兵们还是会感觉到非常辛苦。

  而且尤其是在需要士兵匍匐前进的作战中,SN-42胸甲会非常致命。但凡穿上这件防弹胸甲的士兵,蹲下或是趴下都会非常难受。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件衣服脱下来反着穿在背上。但这样一来,士兵就全都成了背壳的乌龟了,根本没人会这么做。

  所以,尽管这款防弹胸甲能抵挡住一定程度的子弹、破片攻击,但由于其弊端实在太多,因而苏联士兵们在实战中,用得并不太多。

  (参考资料:《东进:苏德战争1941—1943》)

  谁说二战时候,士兵没在胸前后背弄一个类似防弹衣的钢甲啊?

  明显是有的啊!

  早在一战时,欧洲各国就搞了很多钢制的防弹胸甲了,而且装备量还不少:

  下面这俩是德国的,上面那一堆也是德国的。

  下图左,穿着缴获德国胸甲的英国兵,下图右,穿着英国自产锁链夹克甲的英国士兵

  下图是法国人的

  至于二战中,最著名的是苏联的SN-42防弹胸甲了。

  该胸甲,重3.3千克,厚度为2毫米,在1942年末,其生产数量已经达到了85,000块,装备于战斗工兵、坦克随车步兵,以及侦察兵。

  根据实战报告:其在100至125米。可以抵御MP40冲锋枪的9毫米子弹,在300米距离可以防御98K的7.92毫米毛瑟步枪弹。

  二战时的日军甚至还搞过防弹乌龟壳

  总之,为了提高士兵的生存率,各国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的。但遗憾的是,钢制胸甲要想达到能防弹的程度,重量是步兵难以承受的。而且毕竟战场上火器那么多,能及时卧倒或隐蔽,其实比有块胸甲要重要的多。当然如果是巷战或者是近距离肉搏,有块胸甲还是很好的。但适用面太窄了……

  其实这种做法是存在的,而且早在一战甚至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存在,而在二战自然也被继续使用了,但是使用范围都比较小。

  自从火器出现后,如何防护就成了一个问题,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只能利用金属等硬质材料进行防护。一战中德军就给其突击队等精锐部队装备上护甲,装备上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用于突击敌方战线。而像英军、法军等也有类似的做法。

  而到了二战时期,由于作战形态已经大为改变,往往是利用装甲兵、航空兵等进行作战,这些武器的攻击护甲显然是无法防御住的,而且长期固定战线上的对抗已经很难出现,穿上沉重而又阻碍行动的护甲毫无任何作用,还会徒增麻烦,因此很少有军队会装备这种东西。

  不过毕竟有特殊情况,比如苏军的战斗工兵等部队,就装备有SN42式防弹胸甲,在巷战、攻坚战等这样的作战中还是有不错的表现的,挽救了不少苏军士兵的士兵,并帮助其完成了作战任务。

  没有用,用不起。首先二战进入了机械化战争的时代,战场上起决定性的武器是坦克,飞机??,大炮,面对这些武器,再厚的钢甲也无济于事。就算你面对步兵,钢甲太沉,会极大的消耗你的体力,影响士兵的机动性,就算能护住胸背,踩地雷了,被爆头了照样要你命。其次,二战中,各国的战争消耗极大,对敌国的城市、工厂、道路、码头等战略目标狂轰滥炸,许多港口、海峡被鱼雷封锁,矿产资源奇缺,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谁还给你发一块钢甲,简直是浪费,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连人手一把枪都做不到,子弹只有几发,有钢甲早拿去造枪了。

  实用性很差的,而且上战场很不方便,所以没有推广

  

为什么二战的时候,士兵不在胸前后背弄一个类似防弹衣的钢甲?

  

为什么二战的时候,士兵不在胸前后背弄一个类似防弹衣的钢甲?

  

为什么二战的时候,士兵不在胸前后背弄一个类似防弹衣的钢甲?

  

为什么二战的时候,士兵不在胸前后背弄一个类似防弹衣的钢甲?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悠悠裙子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