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悠悠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圆明园到底是谁烧毁的?

作者:悠悠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谢邀。这个问题其实在小学五年级课本里就有,十多年前有一部电影《火烧圆明园》也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的经过。重温历史,不忘旧耻,昭告未来。

  一、“圆明园”是康熙皇帝命名的,并御书三字匾额,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的解释为“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二、是谁烧毁了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历史应该记住: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英国额尔金伯爵,是他下令放火烧毁的。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再遭掠夺焚毁。

  三、圆明园被焚毁是外国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恶。法国大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罪恶进行谴责,“在历史的审判台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也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圆明园焚毁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场文明的冲突,即外国资本主义社会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较量,也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鼎湖弓剑恨空还,郊垒风烟一炬间。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残垣。

  关于圆明园大家一直存在一个口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种笼统的说法来源于我们的教科书。但是具体来说,烧和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烧属于毁的概念之下。如果说毁的话,无疑是英法联军。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这是无可辩驳的。但是单说烧的话,那只有英国人。法国不但没有参与放火,还对英国的放火行为表示了反对。因为法国人认为,既然清政府同意签订条约了,那么焚烧圆明园并没有什么意义。

  关于英国人为什么非要烧掉圆明园,有人说是为了消灭证据。持这种说法的,很有可能是受一些影片、小说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太监或宫女监守自盗之后,放一把火消灭痕迹。当然真实的历史中也存在这样的行为。但是太监宫女的偷盗行为怎么能跟英法洗劫圆明园的行为相提并论。英法联军公开洗劫圆明园三天,销毁证据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行为。也有人说是为了报复清政府在圆明园的杀俘行为。但是史料证明,清政府一共抓了39个人,最后21个人死了。这些人有的是在前线被杀,有的在监狱里面被虐待致死。关于英国为什么一定要烧掉圆明园,还是英国人自己说出了真实的原因。英军总帅的说法比较可靠:“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一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领了北京。”

  是英法联军放火烧的,英军为首犯,抢劫我们国家财宝,掩盖其侵华联军的罪证,所以要火烧园明园。清政府腐败无能所造成的国耻。

  谢谢大师兄邀请。这道题貌似历史领域,以前我回答的可都是生活领域的哦,回答了这类问题,你会不会算我没在垂直领域混呢,唉,人生在世,步步机关,各种坑,哈哈。首先,我可以负责任的地告诉你,虽然我从小喜欢玩火,但是圆明园的火真的不是我放的,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京城,没见过那么大的世面呢,况且我还那么爱国。而且我的小伙伴也没参与作案,我可以作证,信不信由你。其次,据可靠爆料,应该是八只毛猴子做的这件坏事呢,很多资料上都留有它们的案底了,随便一翻,一目了然。圆明园里那可都是瑰宝啊,怎可付之一炬?可惜那毛猴子四六不通,又沆瀣一气,才会一拍即合犯下这滔天罪行。火烧圆明园是与整个人类文明作对,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人在做天在看,谁做了必遭天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大师兄走着瞧啊!@_@

  长大后,看了诸多的历史资料,恍然发现,显然这是说出了圆明园被毁的部分原因,造就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遗址”正正凄冷景象的还有一部分因素却并不是那么好宣之于口的,因为其中还牵涉到了我们一些难以启齿的过往以及隐藏在人性阴暗角落的国民劣根性。

  186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开始被焚毁的日子,作为一段难以忘怀的国耻,很是有必要来回顾下这个“历史上的今天。”

  满人入主中原后,皇帝们对于紫禁城的气候很是不适应,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位置就选在北京的西北郊。修建中的园林,其中有一座名字叫做畅春园,是康熙皇帝经常去的地方。约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将畅春园北面的的一座园林赐给了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这座园林,由康熙皇帝亲自命名的,取得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之义,故而命名为“圆明园”。当时的圆明园规模并不大,建制上当然也是不能超过康熙皇帝的畅春园。

  康熙死后,由胤禛继位,即雍正皇帝,新一任皇帝对当年先皇赐给自己的这座园林情有独钟,在登基后的第二年,即雍正二年(1724年),对圆明园进行了扩建。扩建工程,在雍正在位期间,一直进行着,经过扩建后,圆明园的南面修建起了仿照紫禁城的宫廷区,北、东、西三面构筑起了曲水岛渚、亭榭楼阁,并还修建了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当时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已经是很有气派的皇家园林。

  雍正之后,乾隆继位,对于圆明园,进行了再次扩建,除调整园林景观,增添建筑组群外,又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起了两座标志性建筑长春园和绮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就此基本形成。之后,嘉庆在位时期,又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道光时,虽然国力衰弱,还是对圆明三园进行了改建和装饰。历经清朝几代帝王,150多年的倾情倾力经营,咸丰皇帝时期的圆明园,拥有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中的顶级建筑。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和法国充当了急吼吼地打手角色。1860年10月6日,法军因错误收到情报咸丰皇帝在圆明园,而于当天傍晚袭入圆明园大宫门,在清除一些抵抗后,法军以当晚全面占领圆明园,并开始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10月7日,英军到达,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园内珍贵文物被抢掠一空,多处建筑损毁严重。10月8日,英军和谈代表巴夏礼等人获释,事后英军得知,有部分英国谈判代表被清军杀死,英军决定报复,提议烧毁圆明园全园。

  10月11日,英军再次派出部队,洗劫了圆明园。10月18日,英军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下令英军纵火焚毁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其它都被烧成一片废墟,就连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都受到大火波及损失极其惨重。

  如上所述,英法联军共同参与了抢劫和破坏圆明园的行动,然而法军并没有参与焚毁圆明园的行动,真正将圆明园焚毁的是英军,但事情并不是到此就结束,据更多资料的揭示,内中缘由牵扯到的众多方面也绝非只有英法联军这么简单。

  首先,英法联军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圆明园,是有人带路的。据《圆明园残毁考》记载:“及英兵北犯,龚为向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直趋圆明园。”这个“龚”,名字叫做龚孝拱,清朝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据说原因就是,他因父亲的死,对朝廷心怀不满,所以成了带路的。当然的,中国人口众多,出几个内奸也是正常的事,不能容忍的事还不只这些。

  10月6日法军进入圆明园,当时,附近的中国百姓们也开始翻墙进入圆明园抢劫,因为是怕外国军队,他们只能是在周边抢掠,在之后的几天里,他们一直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件“抢皇帝东西”的事。据随军传教士回忆,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加入了抢劫队伍,在英法军队检查时候发现,清朝百姓们的篮子和包裹里,装满了瓷器、毡毯和粗布的棉衣。起初时,圆明园内发生了小规模的纵火行为,清朝百姓们也参与到了其中,但当时的破坏性并不是很大。

  清代王湘绮所作笔记《圆明园词》以及李慈铭《越缦堂日记》都有过相关记载:“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10月16日焚园之前,额尔金曾发过一个公告,大意是说,这次焚烧圆明园主要是为了报复清政府违反合约,不守承诺,与清朝的广大老百姓无关,因而百姓们不会受到伤害。这个公告的发布,更是助长了圆明园附近的中国百姓们的气焰,趁着圆明园即将焚毁之际,他们再次来到园内,大肆劫掠。

  更为令人出离愤怒的,据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记载,当英军纵火时,“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清朝百姓们倒是热情的很,“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更是“到处引火延烧”,帮着英军掩盖罪行的同时,也及时将自己的罪行掩盖了。

  实质上,圆明园很大,有一部分还是水景建筑,树木也较多,英军并不能做到全部焚毁,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查验,园内还存有建筑13处,部分宝物事后还被追回了一些,后来清政府也进行过稍微修缮,因资金有限而终止。火烧圆明园只是一个起点,是圆明园经历的“四劫”中的第一劫,之后的三劫,才将圆明园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英法联军走后,周围闻讯后的清朝百姓们又跑到圆明园中,如筛子般又毫无遗漏地筛了一遍,以致使圆明园再次遭到了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西郊的园林又一次遭到破坏,而当时清政府对圆明园已经无力掌控,土匪地痞以及当地的老百姓梦更是有恃无恐进入到圆明园中抢掠。这次做得更为过分,圆明园内的建筑、木桥的柱子被锯断,大大小小的古树被砍伐以及其他木质材料被带走,以至于当时圆明园内的木材几乎殆尽,而园内竟然建起了众多的炭厂,木材被用来烧炭出卖赚钱。继上次火劫之后,这次木劫对圆明园内的树木造成了直接性毁灭。

  到了宣统末年,当地的旗人已经在圆明园的宫殿旧址上筑屋盖房,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这还不算完。清朝玩完后,民国来了,属于军阀官僚的时代到来。这些新起的“军事政治暴发户”,直接把圆明园当作了建筑原料场,凡是能够做为建筑材料的石料被他们搜刮干净。当时的东北军阀头子张作霖就从圆明园拉走了很多石料,用来修筑个人陵墓。这次“石劫”过后,圆明园基本上也就彻底给“废”了。

  最后一劫,名为“土劫”。1940年后,圆明园内就出现了平山填湖开田种稻的活动,原本不多的遗址再次受到侵蚀。60、70年代,各种运动疯狂进行,平山、填湖、造地、砍树、拆遗址、盖房子,将圆明园当成了大的改造场,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各种厂房、机关、单位也被建造起来,圆明园的生态环境被破环得无以复加,历经浩劫仅存的几处遗迹也是再也不复存在,至此,圆明园再也“无力回天”,成为历史。

  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起自于英法联军,然后我们接手了,然后就没有然后,成了现在。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首先,我很清楚何以有这样的提问,但作为一个近代史研究者,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养成跑题的习惯,更不要重蹈曾给当代中国人带来许多不幸的“影射史学”覆辙,让我们就事论事地谈圆明园。

  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进犯的,当天遭到占领,率先进入的是法军步兵和少数英军骑兵,指挥官是法方总司令孟斗班(Charles Cousin-Montauban,后被法国封为“八里桥伯爵”),英军大队则是第二天才在英方总司令格兰特爵士即中国文献中的“噶罗”(Sir James Hope Grant)和英国特使额尔金伯爵(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 and 12th Earl of Kincardine)率领下进入,据格兰特的翻译华斯莱(Robertor Swinhoe)在其回忆录《1860年,军旅生活轶事》中所记载,法军已开始大肆劫掠,并将抢来的东西送给格兰特,甚至连华斯莱也收到一份。

  当年报道孟斗班“赫赫武功”的法国《画报日刊》,此时圆明园丑闻还未在法国发酵

  而率先下令烧毁圆明园的是英国特使额尔金,他在写给中国恭亲王奕?的信函中称“全园余物……将予以荡平,且无需你方同意”(1860年10月16日发,见英国议会档案1861年66卷2754号,页217),10月18、19两日英军率先放火,法军跟进,使得早已被劫掠毁坏的圆明园彻底成为废墟。正因为圆明园系法军先进入劫掠、而英军先放火烧园,所以才会出现欧洲各国议会、民间和各界名流强烈谴责这种“汪达尔式野蛮行径”后,两国军方和在华使节相互推诿,互相指责对方“更野蛮”的闹剧。

  1876年德国摄影师Ernst Ohlmer所拍摄的圆明园西洋楼废墟,这是最早记录圆明园废墟的照片之一

  英国首相巴麦尊(Henry John Temple,3rd Viscount Palmerston)在事发后曾公开表示“对额尔金和噶罗烧毁圆明园的决定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没有比这种永久性标志更能表达我们对鞑靼人奸诈残暴的愤怒,这是绝对必要的,如果北京皇宫(指故宫)也能这样来一下我就会更高兴了”(1860年12月20日,致西德尼.赫贝特信函,《赫贝特言行录》卷2,页350),只是在舆论一边倒谴责后才开始改口和推诿。

  额尔金

  借所谓“中方记载”称圆明园是因为冯婉贞妇女抵抗退入圆明园导致报复的说法,是清末《清裨类抄》的孤证,不足为凭(光记载中的“杀敌人数”就宛如神话,且沿用了完全荒谬的“英军不善肉搏”的偏见),而英法官方一再强调的“中方违反国际惯例扣押英国翻译官(巴夏礼Sir Harry Smith Parkes)固然确有其实,但巴夏礼被扣是因为英法联军入侵,而英法联军入侵则是为了将更多不平等条约款项用武力强加给中国,其借口则是今天连英法自己都承认完全站不住脚的“亚罗号”和“马神父”两个事件,简单说,即便承认巴夏礼被扣是圆明园被焚的前因之一,但必须首先看到,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则是巴夏礼事件的前因,且没有之一;扣押作为外交使节的巴夏礼固然是清廷的错误,但这个错误能比入侵更大?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是1856年10月的事,巴夏礼事件则发生在1858年9月18日,孰为因果,一目了然。

  巴夏礼,这位最早不过是一个翻译的英国人1861年在湖北黄州私藏太平军李秀成委托他带给江北陈玉成的信函,欺骗后者退兵,1867年又在日本蓄意挑起外交争端,是个“富贵险中求”的人物

  如果说没事把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混为一谈是无知,那么为英法侵略者劫掠焚毁圆明园洗地粉刷,则是无耻。

  当时的新闻报道素描:孟斗班逼迫恭亲王签署城下之盟。其实这是“脑补”,孟斗班是军方将领,谈判不归他管

  还要强调的是,此次英法联军入侵,对中国最大的破坏和伤害,是祸及全国民众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而不是烧毁一座耗费民脂民膏、却从不让普通民众轻易靠近的皇家禁脔。

  八国联军

  一、中国军民的抵抗引来了英法联军

  1860 年,英法联军再次从天津大沽口一带登陆,亲王僧格林沁率领的3万蒙古骑兵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展开决战。但是中世纪的骑兵战法对抗19世纪但是我西方火器, 这几乎等同于自杀。虽然这些蒙古骑兵英勇无畏、拼死向前,但是在联军的密集火力之下纷纷倒下,最后这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而此时的咸丰皇帝,这位清朝皇室 的大帅哥呢?他已经带着后宫嫔妃和文武大臣逃亡了承德避暑山庄。在逃跑之前他让他的弟弟奕?留守北京,一旦北京城破,准备让他这个弟弟同洋人们谈判。

  此 时的北京防御已经非常薄弱,咸丰皇帝让奕?留在北京完全是有可能借洋人的手除掉他这个最大的政敌。咸丰皇帝自己的身体情况并不好,而他唯一的儿子才只有几 岁而已,一旦他撒手人寰,他这个能力超强的弟弟很有可能干出什么事情。但是他的算盘打错了,英法联军的目标是他而不是他的弟弟。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郊的时 候,对一些村镇进行了骚扰,这使村民非常反感,他们开始袭击小股的英法军队。英法联军把他们当成了清军的溃兵,于是对他们展开了追击。这些村民也抵抗不了 西方的枪炮,开始纷纷逃散。往哪里逃呢?自己的村庄?不那会把洋鬼子引过去,当然是逃进皇帝的园林啦,那里建筑多树木多,十分方便隐藏。同时那是皇帝的东西,打坏了也不心疼。

  二、英法联军误以为咸丰皇帝在圆明园

  由 于这些村民逃往了圆明园,而西方军队把他们当成了清朝的“游击队”,所以,英法军队认为咸丰皇帝就在圆明园指挥。只是标准的西方逻辑,一般来说皇帝不在皇 宫,就是在自己的私人园林。如果能抓找清朝的皇帝,那么将来在谈判桌上将会得到很多的利益,那皇帝要挟那些贵族们不怕他们不同意。这个想法很好,也很让人 兴奋,可惜他们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位清朝的咸丰皇帝很没有国家观念和君主应有的风度,这是已经跑到几百里之外了。圆明园里除了几个看管的官员以 外,再也没有任何人。

  首先进入圆明园的是法国军队,这是英国军队还在路上。由于法国军队是第一次来带中国,对于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不值钱 完全搞不懂,所以他们找了一大群当地的居民来帮忙,也就是所谓的“汉奸”。不得不说当时的人真毒,也确实没有国家观念,他们一直认为这些东西是皇帝的,而 不是国家的,不过鉴于当时人民的观念也不能怪他们。不过有一点就很坑爹了,他们给法国军队推荐的都是好东西,什么值钱让法国人拿什么,最后自己再拿一点不 值钱的。事情发展到了最后,圆明园周围的居民几乎个个的包里都鼓鼓囊囊的,有的人甚至推来了推车。当然大部分好东西还是在他们的推荐下,让法国人拿走了, 此时可怜的英国人还在路上(不得不说很命苦)。

  三、英国军队为了报复清军烧毁了圆明园

  可 以说在英国军队到了之前,圆明园已经被法国人和他们的助手“中国人”搬的干干净净。英国人到来时,圆明园除了建筑和树木,几乎什么也没有剩下。这时英国人 生气了,自己辛辛苦苦忙一场却什么得到。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和报复清军,英国人决定烧毁这座圆林。原来早在中英谈判期间,由于英国代表的态度蛮横,惹怒了 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将这群英方代表一共26人全部扣押并进行了残酷的虐待,等待将这些人释放时,26个人死了一半。可见清朝的官员真没有文化,连两国 交战不斩来使都不懂。

  最后英国人决定烧毁这座园林,但是法国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因为如此精美的建筑英国保留,真是标准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最后的情况是法国人带着大批的珍宝满载 而归,而两手空空的英国人放了一把火。这也是现在法国是储藏中国文物最多的欧洲国家的原因,这是法国人犯下的罪行。但是摧毁圆明园的那些英国人,这一点从 当时法军将领的日记、传教士的笔记甚至英军将领自己的笔记都可以得到证实,确实是法国人抢东西离开以后,英国人紧接着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写过一封著名的信,那就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封信还被收录到中学教科书中。信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这是某种令人惊撼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信中的“这”指的便是圆明园,而那两个强盗便是英法联军。

  后院起火在任何朝代,对男人来说都是大忌,所以奕绘将一杯毒酒赐给了龚自珍,而作为龚自珍独苗的龚橙,自然承担起了为父报仇的重任。清末讽刺小说《孽海花》曾影射龚橙,说他本想推翻满清统治,将奕绘一家屠戮殆尽,这样才算为父报仇,但迫于形势,难以实现,带领洋人烧了圆明园也算为父尽忠了。

  当时有人曾提龚橙辩护,说英法联军当时是计划进攻北京城的,龚橙极力阻止。龚橙说圆明园是清王朝集全国之力修建的,里面充满了中国的奇珍异宝,将圆明园毁掉也可以泄愤。这种说法真假不论,但龚橙将英法联军带到圆明园应该是没跑了。翻阅史料后,我们发现在得知英法联军即将到圆明园时,圆明园内的官吏,附近的士绅、百姓也曾将圆明园打劫了一番。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首恶,这个是确信无疑了,但那些参与打劫的旗人、士绅我想也不是什么小善吧。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下了北京城,他们抢劫了大量珍宝,抢劫了三天。然后,英国人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圆明园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假期是不可估量的!大家从大英博物馆拍买件把文物的天价就可看出!记住,主犯是英吉利,从犯是法兰西。

  

圆明园到底是谁烧毁的?

  

圆明园到底是谁烧毁的?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悠悠裙子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